2019年全國城市營商環境指數榜單出爐,南寧躋身百強城市前50
5月11日,萬博新經濟研究院聯合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中國經濟傳媒協會和第一財經研究院發布《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指數評價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根據報告結果:全國經濟總量前100城市營商環境指數排名前三位分別是上海、北京以及深圳。南寧躋身百強城市前50名,位列廣西第一。
《報告》參考了新時代企業對于營商環境的新要求,從軟環境和硬環境兩個維度對全國各個城市營商環境情況進行評估,以反映一個城市對于投資創業、企業經營、吸引人才的綜合支持程度,為創業企業家提供參考。
軟環境:北京拔得頭籌,“北上廣深”名列前茅
軟環境指數占營商環境指數的權重60%,具體包括技術創新環境、人才環境、金融環境、文化環境等指標。首都北京在軟環境指數排名中拔得頭籌,其中人才環境和金融環境優勢最為明顯,居全國首位。“海派文化”上海在文化環境建設中表現優異,軟環境指數緊跟北京。一直把創新驅動作為城市發展主導戰略的深圳,以及本地人才供給優勢明顯的廣州分別位列第三、第四,至此,“北上廣深”占據軟環境指數排名前四席。
硬環境:深圳摘得桂冠,沿海城市與內陸城市各占五席
硬環境指數占營商環境指數的權重為40%,具體包括氣候條件、地理條件和基礎設施建設指標。深圳在經濟發展速度與環境質量改善兩方面實現了良好的平衡,摘得硬環境指數排名桂冠,而基礎設施建設整體水平較高的上海位居第二。報告中顯示,硬環境指數排名中沿海城市與內陸城市各占五席,這意味著一些發達內陸城市與沿海城市的硬環境差距在縮小,城市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在其硬環境建設方面的先發優勢已經不再突出。
綜合排名:上海居首,珠三角、長三角城市群優勢明顯
在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指數評價中,排名前五的城市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南京。報告選取了入選城市超過5個的城市群做營商環境指數排名,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金融環境、技術環境和生活環境較好,在城市群營商環境指數排名中居首,具有良好工業產業基礎的山東半島城市群緊隨其后。而京津冀城市群則依托北京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對于人才有著強大的虹吸效應,在人才環境和文化環境指標方面發揮優勢,位居第三。
提升軟環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
此次發布的排名顯示,軟環境指數排名前十的城市與營商環境指數排名前十的城市高度一致,軟環境已成為決定城市營商環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從城市營商環境指數7個二級指標來看,金融環境與經濟發展相關度最高,人才、技術、文化環境正相關度也超69%。這意味著,提升營商環境水平,一是要改善金融服務,聚集金融資源;二是要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優化創業環境,吸引高端人才;三是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提高企業創新能力,以創新驅動發展作為經濟發展和城市轉型的重要突破口。
南寧市在此次發布的全國城市營商環境指數評價中排名第47,處于中間位置。這表明,雖然近年來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新政策,讓創新創業創造活力競相迸發,但與發達省市相比我們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后我們還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正確認識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在軟環境建設上不斷有新的突破,以優質營商環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