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注冊資本。
新版資質標準將于明年逐步實施,不同資質類別的企業對企業的注冊資金仍有各自的要求,施工企業在辦理資質之前要對自己的注冊資金進行核查,如果沒有達到要求,盡量提前半年完成注冊資金升級。
2.公司人員配置。
其中包括企業的技術負責人和建筑工人,職稱人員,技工等。在這些專業中,技術負責人是新申請資格的核心,在準備技術負責人資料時,要求提供相應專業的建筑師和職務證明書,工作經驗滿足年限證明書。
在進行資質升級時,主管部門要對企業進行考核,企業要準備負責工程建設的人員資料,如建造師、職稱等,要準備相應的資格證書、合同、身份證明等資料,如果資料不全,則不能通過考核。
3.企業工程業績。
施工企業資質升級時,企業業績是主要評價指標。每一層次、專業的資質都有相應的標準,企業要根據要求準備業績。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時候,企業并非沒有業績,而是沒有業績備案管理,經常會出現圖紙不全,施工圖和提供的業績不一致等情況,企業做業績時要注意避免這些情況。
4.年企業信用檔案。
這一改革的重點還在于推進建筑市場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黑名單制度。所以,建筑企業必須重視誠信建設,維護好自己的企業信譽,避免出現拖欠農民工工資、拖欠項目工程款、建筑質量不合格、施工偷工減料等問題,否則,不僅要追究責任,還要受到處罰。
5.員工社會保障信息。
員工社保是申請資質的硬性指標,社保不達標不能辦成資質。隨著醫療保險、社會保障全國聯網的逐步實施,“四庫一平臺”的建設日趨完善,主管部門能更快、更清晰地核實企業員工的社保信息,所以企業在申請資質時,必須按照規定準備好員工的社保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