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證無照“小飯桌”泛濫,經營者如何保證食品安全?
近日,南寧市民族大道一小區業主向媒體投訴,小區內幾乎每一棟樓里都有午托班,一到中午放學時電梯都是滿負荷運轉,孩子們的吵鬧聲也嚴重影響業主們的生活。隨后記者走訪該小區午托班發現,僅60平米的房間竟然擠滿20多個學生,此外,午托班還為學生提供營養午餐,讓本來就狹小的屋子因用餐顯得更加擁擠。值得一提的是,這家午托班并未辦理營業執照,也無食品經營許可證等相關證件,幾乎處于無人監管的狀態。
對于很多工作繁忙的雙職工家庭來說,既提供午休場所又提供午餐服務的“小飯桌”托管機構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后顧之憂。特別是我區自2014年取消了學校“校內午托服務費”收費許可后,大多學校陸續停辦了校內午托,“小飯桌”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而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如今“小飯桌”已經成為一種新興行業,不僅給學齡兒童及其家庭帶來了便利,同時也解決了部分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深受社會多方歡迎。
但是,“小飯桌”熱的背后卻存在諸多隱患。為了方便學生和家長,大部分“小飯桌”的經營地址選在離學校較近的居民樓或門面房里,有些甚至開在車庫里,場地面積小、功能不齊全,也給相鄰居民帶來困擾。當然,最突出的隱患還是食品安全問題,廚房布局設施不合理,食品儲存和加工交叉污染嚴重,學生就餐環境差,部分“小飯桌”如上述案例一樣存在無證無照的違法經營行為,一旦發生什么突發情況,后果很難想象。
去年,濟南一午托班廚房內發生一起疑似液化氣泄露爆燃事故,導致17名學生受傷。河北一“小飯桌”八十多名學生在中午就餐后陸續出現面部青紫、腹痛、嘔吐等食物中毒癥狀,3名負責人員被以瀆職罪起訴。據咕咕狗的了解,“小飯桌”食品安全事故頻發,一是目前該行業屬于“新生事物”,沒有相關法律依據來規范,工商、教育、衛生、消防等部門沒有形成合力;二是經營者素質參差不齊,沒有相關法律意識,沒有建立起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甚至不知道要具備相應資質才能開業。
中小學生午餐、午休是目前涉及全體中小學生及其家庭最迫切、最現實、最有普惠性的民生需求,那么,如何讓“小飯桌”變成“放心桌”,保障中小學生安全健康成長?首先經營者應增強食品安全意識,依法辦理營業執照和相關許可證,同時加強自身管理,定期參加食品安全專業培訓,進行健康體檢,并配備合格的衛生設施,為學生提供安全衛生的環境。其次學生家長在選擇午托班之前,盡量到現場仔細查看,并檢查有無合法的相關證照。
最后,政府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針對“小飯桌”設立行業標準和準入制度,完善經營審批手續,并聯合工商、食藥監、消防、衛生計生等各部門,對違規“小飯桌”進行嚴厲打擊,真抓實干全力做好學生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幫助“小飯桌”經營者解決自身存在的不足問題,讓“小飯桌”走出一條標準化、規范化的行業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