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區域核心競爭力
優化營商環境是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重要任務。近一年來,海南在貫徹落實中央12號文件精神過程中,多措并舉優化營商環境,并以此來激發市場活力、提升海南區域競爭力,努力讓營商環境成為海南的核心競爭力。
多方發力,抓住關鍵系統推進
在今年的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營商環境應該和生態環境一起,成為海南的‘兩大本錢’和核心競爭力。”,體現海南對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堅定決心。
出臺優化營商環境年度行動計劃,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極簡審批”做法入選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典型經驗;海南自由貿易港法正式納入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計劃提上國家立法日程,《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商事登記管理條例》出臺;設立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海南自由貿易賬戶體系1月1日正式上線,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國家標準版覆蓋海空港口岸并拓展至海關特殊監管區、海南升級版啟動建設;《提高政府執行力十五條措施》出臺……一項項舉措陸續推出,有效促進海南營商環境的逐步優化。
數據顯示,2018年海南新增企業5.8萬戶,同比增長37.5%,特別是新設外商投資企業同比增長90%以上,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同比增長112.7%。一批知名企業落戶海南,例如中國旅游集團總部落戶海南,阿里巴巴、騰訊、京東、招商局集團、安永、普華永道、哈羅公學、美安康等紛紛進駐海南。
制度創新,解決發展突出問題
今年1月1日,《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商事登記管理條例》開始正式施行。這是海南省第一部以“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冠名的地方性法規,率先在全國實現商事登記“全島通辦”等五個方面的制度創新。
據咕咕狗了解,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加快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是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的重要任務。今年2月,海南省發布首批8項自貿區制度創新成果。其中,商事登記改革領域的案例共4個,分別是商事登記“全省通辦”制度、簡化簡易商事主體注銷公告程序、商事主體信用修復制度、減免商事主體公示負面信息;施工圖審市場化和“多審合一”,極大地提高了審批效率;3個金融領域方面的制度創新案例包括全國首單知識產權證券化、天然橡膠價格(收入)保險、設立國際熱帶農產品交易中心。
對標一流,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必須擁有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大力引進外資,是倒逼形成一流營商環境的有效抓手。海南對外資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簡化外資企業設立程序;實行外資企業設立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口辦理”,實現辦理過程“無紙化、零見面、零收費”,提前達到自貿區總體方案相關要求。
“優化營商環境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必須把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政府365天的日常工作……”按照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海南將著力推動政策落實,促進體制機制的創新,著力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營商環境的“空氣”質量將更優。
若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營商環境相關動態,可以持續關注咕咕狗,咕咕狗作為專業的一站式企業服務平臺,為廣大創業者提供公司注冊、公司注銷、公司變更以及代理記賬等服務,助力企業騰飛發展。
來源: 海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