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出臺十大措施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中小微企業在促進經濟發展、活躍市場、擴大就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小微企業的發展也成為支撐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然而,融資難一直是影響中小微企業生存和發展壯大的“瓶頸”。為切實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破解“融資難”的問題,12月19日,《沈陽市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若干政策措施》正式印發。著力解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以促進沈陽中小微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據咕咕狗了解,《若干政策措施》聚焦了沈陽中小微企業面臨的焦點難點問題,從十個方面鼓勵金融機構擴大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這十個方面具體如下:
一、開展主辦銀行制度及金融顧問試點
支持在銀行機構與中小微企業間建立主辦銀行制度,通過試點銀行與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間簽訂主辦銀行戰略合作協議,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完善高效的金融服務。
二、推動“應急轉貸”專項資金發揮更大作用
持續擴大應急轉貸資金規模,把控業務操作風險,采取“保本微利”方式進行管理和運營,對符合銀行信貸條件、貸款即將到期而足額還貸出現暫時困難的中小微企業提供短期轉貸資金。
三、建立“助保貸”風險補償資金
按照《沈陽市中小微企業助保金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及《沈陽市中小微企業助保貸業務管理實施細則》相關要求,充分發揮政府財政風險補償資金的引導作用,在企業提供一定保證的基礎上,組織合作銀行向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開展助保金貸款業務。
四、引進保險資金開展“融保通”業務
推進“融保通”支農融資項目。在農業生產經營者提供投保還款保證保險并由融資擔保機構提供融資擔保的基礎上,由沈陽人保公司支農專項資金向符合條件的涉農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前期擬投入保險支農專項資金2億元。
五、鼓勵復制和推廣渾南區“盛京匯”模式
鼓勵各區、縣(市)政府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共同建立本地區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平臺。借鑒渾南區“盛京匯和泰實業投資管理中心”模式,以較低費率解決區域內中小微企業銀行貸款到期借新還舊等短期流動性債權需求,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六、擴大“應收賬款質押融資貸款”試點
按照《沈陽市應收賬款質押融資貸款試點工作方案》要求,搭建“核心企業-中征平臺-金融機構”三方系統對接鏈條。對于主動承擔核心企業責任義務,帶動與其關聯的不低于20%的在沈注冊供應鏈企業開展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業務,按照融資金額的1‰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獎勵50萬元。
七、對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實施貼息政策
對符合政策條件的小微企業貸款,財政部門按照貸款合同簽訂日貸款基礎利率的50%給予貼息。對展期和逾期的創業擔保貸款,財政部門不予貼息。
八、鼓勵銀行機構對小微企業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引導各銀行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結合本行實際創新信貸產品,優化貸款審批程序,簡化貸款手續,提高貸款審批效率,切實加大對小微企業客戶的信貸支持。
九、推廣“于洪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經驗
在穩步推進于洪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的基礎上,探索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交易平臺,完善相關管理服務政策,健全風險分擔機制,進一步拓寬全市“三農”融資抵押物范圍,提升農村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
十、建立常態化“銀企對接”機制
根據企業經營發展需求,組織多種形式銀企對接,指導企業進行融資需求路演,邀請金融機構推介金融產品、開展咨詢服務及信貸政策輔導,形成常態化、固態化銀企對接模式,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健發展。
長期以來,扶持民企發展,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振興實體經濟,一直是我國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沈陽通過充分發揮政府職能,在促進中小微企業的良性發展,降低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激發金融產品創新的積極性,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注入活力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未來,融資政策將進一步向中小微民營企業傾斜,而中小微民營企業也將在融資方面得到更多政策利好。
若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小微企業的相關動態,可以持續關注咕咕狗資訊,咕咕狗作為南寧一站式企業服務平臺,可為廣大創業者提供公司注冊、公司變更、公司注銷以及代理記賬等服務,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