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工信廳 廣西財政廳:關于組織開展2025年“人工智能+制造”項目申報的通知
桂工信兩化〔2025〕345號
各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自治區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的決策部署,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加速人工智能技術在制造業的深度應用,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根據《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 自治區財政廳關于印發〈支持工業領域設備更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桂工信投資〔2024〕595號)、《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印發〈廣西“人工智能+制造”行動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桂工信兩化〔2025〕157號)等文件精神,現組織開展2025年“人工智能+制造”項目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項目支持范圍
(一)人工智能創新產品開發及產業化
1.智能產品研發:智能裝備、智能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工程機械、智能運載工具(智能低空飛行器、智能無人機等)、智能家居、智能醫療設備、智能安防設備、智能保育康復產品、智能移動終端、智能可穿戴設備、具身智能機器人等智能終端產品,智能傳感器、智能芯片等高端電子元器件研發及產業化。
2.垂直領域模型開發:聚焦汽車、有色金屬、機械、石化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糖業等重點產業,研發迭代多模態感知模型、智能決策模型、預測與優化模型、產品設計與性能預測模型、產品生命周期管理模型、供應鏈優化模型、文獻翻譯與知識挖掘模型等一批面向垂直領域的模型;研發仿真模型、產品加工工藝優化模型、能耗與碳排放管理模型、工業質檢模型等細分場景的專用模型;邊緣計算場景模型、行業知識問答模型等輕量、高效、易于部署的中小型模型。
3.人工智能軟件開發:聚焦人工智能與工業軟件深度融合,集成各行業場景數據、技術、工藝,開發融合人工智能的終端軟件,建立“通用大模型+工業軟件”的新范式。強化人工智能模型框架軟件和硬件適配,打造大模型驅動的行業智能體。
(二)產業智能化升級
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生產制造全過程和供應鏈全環節核心堵點、痛點、難點問題,聚焦企業在產品設計、工藝設計、計劃調度、生產作業、質量管控、設備管理、倉儲物流、安全管控、能碳管理、環保管理、營銷與售后、供應鏈管理等場景需求,通過人工智能賦能企業設備換芯、機器換人、生產換線、數智換腦,推動人工智能與研發設計、中試驗證、生產制造、營銷服務、運營管理等制造業環節的深度融合,打造“人工智能+”工業信息安全和管控、工廠數據資源管理、研產供銷服深度集成等新模式,實現數字化管理、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和平臺化設計。
二、項目申報總體要求
(一)申報單位是在廣西行政區域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工業企業或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不接受聯合體申報。
(二)項目實施必須在廣西境內,已完成項目備案或核準手續,已實質性開工建設,項目建設進度30%以上,項目建設周期原則上不超過2年。優先支持2025年建成投產的項目。
(三)項目投資要求:垂直領域模型開發、人工智能軟件開發項目總投資100萬元以上,其他項目總投資300萬元以上。
(四)項目應用基礎較好,技術先進,具有示范性、創新性。有明確、量化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五)同一項目已通過其他渠道獲得自治區級資金支持的,不再予以補助。
三、組織申報工作要求
(一)申報單位登錄廣西兩化融合管理系統(http://lhrh.gxt.gxzf.gov.cn/),完成申報材料填寫后,下載電子版后按照申報材料要求報送所屬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不需要遞交紙質材料(注意電子版與系統填報材料保持一致)。
(二)各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牽頭積極組織屬地項目單位申報,并對項目單位提交的材料進行合規性、完整性審核,對項目真實性核查,于2025年6月16日前聯合行文上報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財政廳。上報文件和項目單位申報材料匯總光盤提交一式二份(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財政廳各一份,請分別送達)。
聯系人及電話:
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
聯 系 人:兩化融合推進處? 王聰
聯系電話:0771—8095292
電子郵箱:lhc@gxt.gxzf.gov.cn
地? ? 址:南寧市民族大道113號工信大廈
自治區財政廳
聯 系 人:工業交通處? 農健
聯系電話:0771-5331701
地? ?址:南寧市桃源路69號廣西財政大廈
附件:1.“人工智能+制造”項目申報指南
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
2025年4月24日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