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共營養師在中國的生存與發展前景分析
隨著我國國民收入水平與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政府近些年不斷加大對于生命大健康產業的支持力度,根據數據推算,中國2021年大健康行業的市場規模達99,150億元。而公共營養師作為生命大健康產業中一個重要的技術崗位,其未來的就業前景究竟如何,是否能考一個證作為副業,是很多小伙伴關心的問題,今天咕咕狗就從專業角度分析一波,耐心看完,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收獲。
許多人在報考公共營養師的時候,都會產生猶豫,怕考了證卻沒有崗位讓所學知識能夠發揮作用,對于這種疑問,咕咕狗覺得是很正常的,因此對于陌生的事物,保持合理的懷疑很正常,對此,這里給出3點讓小伙伴打消疑慮理由:
(1)國內市場潛力分析:目前我國生命大健康產業分為五大基本產業群體:醫藥產業、醫療產業、健康養老、健康管理服務、保健品產業,其中占據主導地位的分別是醫藥產業(50%)和健康養老(33%)。這個市場群體有多龐大,看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0年中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約有1.8億,約占總人口的13%;2025年“十四五”規劃完成時,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將超過2.1億,占總人口數的約15%;如果以60歲及以上作為劃定老年人口的標準,中國的老年人口數量到2050年時將有接近5億老年人。
如果根據以上數據計算,相應的營養師人才需求將高達300w,其中涉及到政府、企業、社會、社區、家庭等多方面的合作。例如企業中擔任食品營養師、食品營養性研究,在社區里面進行健康營養指導,在家庭自己把控營養的攝入,為全家健康把關等。如果您的專業知識足夠豐富,還能作為私人營養師,根據客戶的需求量身定制營養套餐,為客戶提供良好的飲食健康服務。公共營養師在其中會扮演不同的角色,而這是推動整個產業鏈進步的重要力量。
(2)參考隔壁日本現狀:日本營養師體系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至1947年的《營養師法》,以及1954年的《學校供食法》。《營養師法》明確了營養師的職能,同時規定非營養師不能從事相關的工作,對于營養師執照的考取也做了明確規定,劃入國家考試準入行列。而《學校供食法》則從法律層面要求全國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必須嚴格執行營養午餐,這兩本法律這直接抬升了日本營養師的地位,高校紛紛開設營養師類的專業,民眾對于營養師的認可度迅速上升,此后多年,經過政府以及企業等多角色的的持續宣傳,營養師職業體系開設逐步走向完善。
而在日本想要成為一名專業的營養師可不簡單,首先,營養師屬于醫學類專業,其次,營養師證書也需要考取才可以取得,日本每年組織一次營養師考試。在日本,平均每300人就擁有一名營養師,營養師的數量相當于臨床醫師的2.4倍,行業發展如此成熟,主要就是依賴日本人本身對于營養觀念的重視,以及老年人市場的催生。
(3)眼界放寬向高處看:不少小伙伴看完了以上2點,還是覺得心里沒譜,因為自己身邊確實沒看見對營養師有需求的人或者相關工作。這時候,首先看看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否滿足營養師這個行業的發展,在目前的中國,公共營養師在一線城市的發展是比較好的,而在二、三、四線城市則很難有其生存發展的土壤。出現這種情況首先是因為經濟發展水平所決定的,其次是整體消費人群的觀念,一線城市的人情不僅平均學歷偏高,而且對于營養師這種新事物的理解與接受速度更快,其次他們有經濟能力對其進行消費。在有明顯的消費意愿的情況下,企業也自然會加大力度在一線城市進行市場耕耘,這就形成了一種健康良好的循環,讓營養師市場不斷地完善與進步。
總結,結合鄰國有相似文化的日本營養師發展情況和國內發展現狀分析,我國營養師市場前景樂觀,但仍需開發與培養,目測首次市場紅利期將在5-10年內產生。屆時會有大量的資本進入這個行業,企業對于營養師的需求也會顯著增長,如果現在考取一個公共營養師,并在行業深耕3年,積累一些經驗,那么在紅利來臨的時候,自然也能享受一波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