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質申報切勿弄虛作假,小心資質被撤銷!
近日,河北住建廳發布通告,7家建筑企業在申辦建筑資質時,提交虛假材料試圖蒙混過關,被相關部門撤銷建筑資質,并且列入建筑市場主體嚴重失信名單。建筑企業在資質申辦提交材料時切忌弄虛作假,否則會對企業造成嚴重后果。
一、相關部門嚴厲打擊弄虛作假
近年來相關部門為嚴查資質申報弄虛作假,各級資質審批機關將充分運用大數據、信息化等手段,持續打擊建筑企業資質申報弄虛作假行為,確保建筑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近年來四庫一平臺上線,聯網后全國相關數據可查,因此企業需保證業績及時入庫,未按時入庫的業績,將按“造假”處理。
二、哪些行為會被認為是弄虛作假?
住建部門在審批時發現,工程業績與人員材料是弄虛作假的高發地。建筑企業在申報資質時一定要以誠信為原則,認真核對企業人員社保材料、工程業績材料和技術負責人業績等信息,確保其真實性。
1、工程業績材料
企業在提交審批材料時,會出現不同材料之間日期存在差異,如合同工期和中標通知書工期不符,工程合同工期與實際竣工日期相差過大等。除了材料日期差異過大,倘若項目的竣工日期與驗收日期完全一致的,或與合同約定時間完全一致的,因為不符合施工實際情況,也會被認定為疑點。
除此之外,還有建筑面積與圖紙總建筑面積不一致、單位造價過低、竣工驗收報告中沒有合同結算款、結算報告書里沒有造價人員蓋章等都可能會被認為疑點不予以認定。
2、人員材料
近年來審批部門對人員材料尤為重視,例如,員工的社保有無多家企業同時繳納的情況;建造師注冊時間是否符合實際情況;建造師的初始注冊時間是不是早于項目中標時間;業績資料中的人員與查詢到的項目經理不一致的,都屬于弄虛作假的疑點,不予認定。
三、弄虛作假的后果
申辦資質弄虛作假的后果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危害。建筑企業在辦理資質相關業務例如新辦、升級、增項時弄虛作假被發現后,將不批準其申請,并且一年內不得再次辦理相關業務。如果企業在資質延續申請中弄虛作假的,將不予延續,并且按低一級的資質申請核定資質,并一年內不得申請該項資質升級、增項。
以上便是資質申辦弄虛作假危害的全部內容。辦理資質雖然難度很大,但企業應該使用合法合規的方式,例如建筑資質轉讓或資質代辦都可以幫助企業快速合法的獲取資質。更多申辦建筑資質技巧,可以向咕咕狗客服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