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注冊商標時間太久,急用商標有什么辦法么
先給大家看一組數據:2020 年,我國注冊商標量為 576.1 萬件,注冊商標異議申請 13.4 萬件,異議案件同比增長64.7%。咕咕狗認為:注冊商標的異議率越高,說明我國企業和個人對商標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優質商標資源的爭奪也更為激烈。在優質商標難以注冊、注冊時間久的情況下,一些急用商標的企業只能轉向購買商標。那么購買商標和注冊商標相比,各有什么優劣呢,請看下文分析。
一、注冊商標容易出現什么意外情況
首先,注冊商標即便整個過程暢通無阻(指沒有出現商標駁回或者商標異議等情況),一個商標拿到授權許可正式使用也需要花費12個月左右的時間,如果你注冊的商標類型多,那么商標局還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審查你的注冊商標。導致注冊商標的時間還會在12個月時間基礎上繼續累加。一旦出現“商標申請在先”或“商標近似”等常見原因被駁回,那么注冊商標這個事情就麻煩了,最差的情況就是功虧一簣。當然,如果注冊商標順利通過,那是最理想的狀況,讓自己的企業擁有了稱心如意的商標,至少在企業發展道路上商標問題不會成為攔路虎。
二、注冊商標通過率低的問題
根據商標局數據統計,我國注冊商標數量由2010年的107.2萬件增至2017年574.8萬件,且從2017年至2020年,注冊商標數量一直都超過500萬件。在如此大數量的商標注冊量情況下,優質的商標可想而知是越來越少,雷同或近似的商標也會變多。這也是直接導致商標異議率和駁回率變高的原因,所以看似注冊一個商標花費的金錢比較少,但是企業需要承擔的風險卻相應地增高了,如果商標未能及時注冊成功,產品或服務又急著投入市場,那么對企業的間接經濟損失遠超過購買商標的費用。
三、購買商標的可選擇性也不低
我國的《商標法》雖然對注冊商標沒有字數限制,但是按照國民習慣和便于記憶的角度出發,2-6個字的商標更容易被消費者所記住,但是這些簡單容易記住的詞組基本上都已經被注冊成功了,想撿漏很困難,只能靠一些生僻詞語或者諧音字詞嘗試繞開他人注冊在先的商標。這樣妥協出來的商標,即便能注冊成功,與企業的商品或服務的契合度也會大打折扣。從長遠的角度出發,也會影響企業的發展。而如果選擇購買商標,雖然費用偏貴,但是考慮到能用上稱心如意和與產品服務契合度高的商標,其實這些前期投入也是值得的。
以上就是注冊商標和購買商標的一些優劣分析,咕咕狗提醒各位企業:選擇注冊商標還是購買商標,要從企業自身角度出發,做好統籌規劃,深思熟慮后再做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