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營業執照持有者,法定代表人和經營者有啥不同?
俗話說,辦企先辦照,經營需有道。營業執照是創業者進入市場必備的經營憑證,從工商登記部門取得營業執照后,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老板”。昨日有朋友咨詢咕咕狗:“為什么有些營業執照上登記的是法定代表人,有些登記的是經營者?這兩個有什么區別嗎?”今天咕咕狗就來回答這個問題。
法定代表人通常是指依照相關法律或法人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營業執照上若記載的是法定代表人,表明該單位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這種營業執照的持有者一般是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制企業,也就是說,如果你是注冊了公司的話,您不僅可以稱自己為老板,也可以稱為法定代表人。
經營者的定義就很寬泛了,它是指從事商品經營、生產或者提供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營業執照上若記載的是經營者(負責人),通常表明該單位無獨立法人資格,比如分公司,無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責任,比如個體工商戶,在經營收益歸個人的同時,對債務也要負全部責任。也就是說,如果你是注冊成為個體工商戶的話,一般不能稱作法定代表人,而是經營者。
法定代表人和經營者的區別,其實也就是注冊公司和注冊個體工商戶的區別,因申辦人需要承擔的責任和履行的義務有所不同,在營業執照上以不同的稱呼來顯示。 那除了稱呼之外,公司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還有哪些區別呢?
1、設立區別
也有不少創業者發現,公司營業執照上有注冊資本一欄,而一些個體營業執照卻沒有,這就是公司和個體戶登記設立方面的區別。個體工商戶注冊流程簡單,準備好身份證明、店址證明材料和店鋪名稱就能申辦營業執照,而公司注冊還需準備公司章程、考慮注冊資本和股東出資比例等,從登記條件和設立流程來說,公司注冊比個體戶注冊要復雜。
2、稅務區別
嚴格來講,個體工商戶和公司企業一樣需要記賬、需要按時報稅,不過個體工商戶主要繳納的稅種包括納增值稅、消費稅、附加稅和個人所得稅等,而公司企業的話除了這四個稅種之外,主要還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個體工商戶通常是由經營者自己來記賬報稅,而公司企業需要一個專業的會計人員來負責建立各種賬簿、做財務報表、報稅納稅、申領發票等各種稅務事項。
都是營業執照持有者,法定代表人和經營者還是有一些區別的,如果您正為不知道注冊公司還是注冊個體工商戶而發愁的話,可以聯系咕咕狗,我們有多年代辦工商登記經驗,可為您提供一站式企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