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江西企業可在一日內移出經營異常名錄!
“以前還要等你們上門檢查才能解除黑名單,如今在網上就能通過住所核驗,真是太省事了!”8月19日,在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民吳先生對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稱贊連連。據悉,吳先生是江西首位免實地核查移出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主,他只花了一個工作日就使企業恢復正常經營狀態。
吳先生享受的便利,來自于江西省市場監管局近日推行的政務服務“智慧核查”模式。為強化企業信用約束,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商事制度改革以來我國相當重視經營異常名錄制度,而未在規定期限內進行年度報告公示則是導致企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常見原因。進入異常名錄的企業,必須及時主動申請解除工商異常,否則不但信用受損,征信等級下降,還有可能被進一步記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
據統計,2018年江西省共有106401戶企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19087戶企業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異常企業數量居高不下的原因,一是部分企業主、經營戶的年報意識還有待加強,二是辦理異常名錄移除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江西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企業主因逾期年報提出企業異常名錄移除,需要補報未報的年度報告并進行公示7日,并通知公司員工配合工作人員實地核查,有些企業主電話約了十天半個月都沒約到人上門檢查。
為降低企業移出經營異常名錄的難度,讓失信企業早日修復信用,江西省市場監管局通過對原有“互聯網+信用監管”模式升級再造,推出了政務服務“智慧核查”模式,借助網絡信息化手段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在該模式下,經營異常名錄移除涉及的住所核驗環節可在網上全程操作:因未按時年報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可在提交移除申請后,采用微信視頻遠程核實經營地址的方式讓審核人員審核并予以確認,免去上門檢查這一環節。
據悉,開啟“智慧核查”模式是江西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落實“辦事更快、服務更好、程序更簡、花錢更少”的服務理念,以“互聯網+政務服務”為抓手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的又一舉措。通過推行住所核驗全程網上辦,將企業移除經營異常名錄辦結時間由過去的7個工作日壓縮到1個工作日,既優化了流程又減少了審批時限。此外,該模式還有效杜絕了虛假材料,有助于保護企業及產權人的利益,真正實現了政府、企業與業主三方共贏。
接下來,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將深入開展宣傳、加強實施監督,讓更多企業在移除經營異常名錄時實現“即批即辦”,盡快甩掉包袱、輕裝上陣。同時,繼續對企業移出異常名錄方式進行探索,建立企業信用修復機制,以包容審慎的監管助力新動能健康成長,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