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扇門里送出多家外賣,“共享廚房”是否涉及無證照經營?
近日,深圳一公司職員小梁在餓了么平臺點了一份外賣,吃完覺得腸胃不舒服。第二日,換了一家餐廳的小梁在收到外賣后哭笑不得,原本點的是面,送來的卻是飯。因該餐廳距離公司不遠,小梁準備上門投訴,然而點開餐廳的詳細信息后,他驚訝地發現,兩家餐廳居然是同一個地址?!奥犝f現在外賣平臺對入網餐飲店監管不嚴,一些未辦理營業執照的商家也能上線,這家餐廳不會就是黑外賣吧?”
帶著如此疑惑,小梁找到了該餐廳,店內設施簡陋,甚至沒有設置消費者用餐區。中午時分,前來該店取餐的外賣小哥一位接一位,四五個品牌的餐盒均從一個窗口中遞出。對于地址相同的問題,窗口工作人員表示:“我們這是共享廚房,是有合法營業執照和食品證的,是餓了么允許的,不算違法?!秉c開平臺上幾個餐廳的經營資質,確實有一家公司顯示為拉扎斯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也是餓了么平臺的開發運營公司。
什么是“共享廚房”?隨著網絡餐飲新業態的迅速發展,外賣市場的巨大潛力吸引越來越多創業者投身其中,我國外賣市場近兩年增長率達33%以上,規模約2000億元,使用在線點餐服務的中國人多達2.56億。然而為了保證食品安全,2017年我國出臺了《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規定外賣經營者必須有線下實體店,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外賣行業的入市門檻。
“共享廚房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了統一的營業執照和工作所需設施,低廉的租金也能讓我們省掉一大筆投入,僅租一間廚房就足夠創業。”深圳某飯館廚師劉先生就是“共享廚房”的受益人之一,他說,想在深圳開一家餐廳成本至少50萬元,而選擇加入“共享廚房”的話,平臺可為其提供共同的場地、廚房甚至運營策略,畢竟如今網絡訂餐呈爆發性增長的趨勢,消費者不輕易出門,餐飲經營者僅靠做外賣也能賺到錢。此外,商家都集中在一起,還可以為外賣小哥節省不少跑腿時間。
可見,“共享廚房”是一種為餐飲經營者提供便利的新興經營模式,那么同個地址銷售多品牌餐飲是否真是合法的呢?咕咕狗就此致電深圳市場監管局,負責人員表示,法律規定餐飲經營者必須辦理營業執照和食品相關許可證,在證照寫明的經營范圍內,允許銷售多種品牌的食品。入駐網絡訂餐平臺上的店鋪確實都要有一證一店一址,但一家實體店鋪是否可以用相同的“一證一店一址”開設多家線上店鋪,以網絡訂餐平臺的要求為準。
因此,“共享廚房”目前還處于法律監管不到的地方,有業內人士分析,若達到一定的規模,這種新興模式或將引發相關產業鏈改變或重塑。深圳市場監管局負責人進一步表示,該模式雖然讓餐飲商家無需再為尋找店址、辦理營業執照等一系列問題煩憂,但我們的監管工作也面臨了更大的考驗。對于小梁遇到的情況,市場監管、食藥局、環保局等相關部門正在積極研究對策,制定適合新業態發展的監管制度、行業規范,更好地保證外賣食品安全。